中新网西安10月22日电 (记者 张一辰)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21日揭牌,大熊猫在秦岭南麓又添“新家”。同时,此举标志着陕西省大熊猫保护研究“一公园、两基地”的规划取得重要进展。
据了解,2009年9月,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在佛坪县大坪峪落成。2020年,陕西省在佛坪县建设秦岭大熊猫救护繁育研究基地,承担起秦岭大熊猫人工繁殖、秦岭区域野外伤病大熊猫的救护、治疗和康复等功能。
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一期工程于2021年4月开工,2022年7月全面竣工。8月25日,首批名叫正仔、雪雪、佳佳、乐乐的四只大熊猫顺利入园,目前状态良好。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的建设运行,将搭建起秦岭大熊猫保护合作的桥梁和纽带,也将成为佛坪县全域旅游和佛坪国宝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节点。
该基地距离佛坪县城13公里,海拔1350米,占地总面积937.5亩,共分为大熊猫救护繁育、科研科普宣教、管理服务、野外放归培训4个功能区和1个熊猫饲料基地。此外,拟建设大熊猫馆舍、室外活动场地20个,并配套熊猫育幼室、熊猫医院、大熊猫科研楼等设施。基地完全建成后,秦岭大熊猫人工繁育能力将达到每年2只至4只,大熊猫人工饲养容量达到40只至60只。
秦岭是中国大熊猫的重要分布区,秦岭大熊猫是一个独特的大熊猫种群,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,其形态有别于国内其他分布区的个体。有关资料显示,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形态上已形成明显差异,四川亚种的头长近似熊,秦岭亚种的头圆更像猫,且具有较小头骨、较大牙齿。在皮毛颜色方面,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、腹毛为棕色,四川大熊猫胸斑则为黑色、腹毛为白色。
陕西省佛坪县是秦岭大熊猫的最早发现地,也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核心区域,大熊猫自然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,大熊猫种群数量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0余只,增加到现在的130余只,其数量占秦岭大熊猫总量的1/3。在此间开展秦岭大熊猫救护、野化培训、繁育研究和科普教育,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。(完) 【编辑:姜雨薇】
文明的坐标|玉“润”大汶口
石油减产纷争:沙特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?
严监管时代来临,电子烟“通配”大战走向何方?
做首相时间虽短,但特拉斯有资格领这笔钱……
仅剩一个月开幕 卡塔尔世界杯还有哪些悬念待解
这个权威排名中国第17名,见证中国5年间数字竞争力
屏蔽同事、已读不回……你对“职场微信礼仪”介意吗?
接连发现新物种 专家:不要入口!
彩电价格持续下探:50英寸千元轻松购 还会跌吗?
走过十年路 主旋律电影进阶为“新主流大片”
教培机构纷纷入局电商直播,会有下一个东方甄选吗?
老人连续5年给热心女孩寄特产
中国足球止颓回暖,又有了一些好消息!
盯上伊朗无人机,美国的制裁动机很不简单!
酝酿公共支出削减计划 英首相特拉斯持续面临危机
朱婷时隔一年重启新征程,正值当打之年留洋前景几何
医生、党员、人民英雄 张定宇:任何一个身份我都不能退缩
从“跳水王子”到“熊书记”,党代表熊倪的变与不变